编者按
农村要发展,农民要致富,关键靠支部。前不久出台的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》明确提出,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,持续抓党建促乡村振兴。如何进一步发挥党支部作用,推进产业振兴,成为各地推动乡村振兴的着力点。贵州从江、山东阳谷以支部为引领,立足当地特色资源,不断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,让更多农民分享发展红利。
贵州从江
支部联动 基地落户
本报从江讯 (通讯员 龙珍霓 符爱波)3月初的一个清晨,走进贵州从江县月亮山腹地的高仟侗寨,砖木结构的新式民居被薄雾环绕,山间平坝上连绵的食用菌棚若隐若现,一阵微风拂过脸颊,带着春的气息。
“每天早晨,我们俩都会准时到食用菌基地来,我负责菌棚搭建、开沟、搬运,媳妇负责菌棒注水、香菇采摘。我俩一个月能挣1万多呢,年底还有分红,日子过得越来越踏实了。”宰俄村村民石老良咧着嘴笑着说。
“我们家有7口人,老的老,小的小,全靠我们夫妻俩,要不是有这个基地在,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办了。”一旁宰养村村民石昌辉跟着说道。
短短一年时间,村民口中的“食用菌基地”已成为增收致富的“聚宝盆”。食用菌基地占地87.3亩,由宰俄村、宰养村两村党支部共同打造,宰俄村流转农田45.39亩,宰养村流转农田41.91亩,建成菌棚177个,每季可培植食用菌100万棒,每年可生产培植两季共200万棒,可解决周边村寨170余人就业问题。
去年年初,食用菌基地建成后,探索采取“党支部+企业+基地+农户”发展模式,与贵州以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,成功破解产品销售和技术指导等问题。同时,依托生产基地与龙头企业,由宰养村党支部领办成立产业合作社,实现贫困户利益联结,由宰俄村党支部领办成立劳务合作社,谋划基地用工安排,有效实现扶贫产业发展到什么地方,党组织就覆盖到什么地方。截至去年年底,食用菌基地累计分红4次,入股建档立卡农户每户累计分红4800元;累计用工11800余人次,建档立卡农户用工累计4800余人次,共发放薪资140.2万元,人均收入达到1.3万元。
食用菌基地的探索是从江县开展支部联动共致富,引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。近些年来,从江县坚持对症下药、精准滴灌,探索推行“支部联动”共同发展模式,选取村级党组织班子强、集体经济积累有一定实力、产业发展较好的68个先进村与68个贫困村结对子,引导先进村运用党建工作中总结出的好经验、好做法,帮助被帮扶村进一步加强班子建设、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和村级事务管理,建立健全长效机制,及时解决影响脱贫攻坚、乡村振兴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,并将帮扶村产业发展统筹纳入本村现有产业发展规划,打造全产业链条,着力介绍发展经验、谋划发展思路、提供技术指导、完善发展措施,特别是指导被帮扶村建立合作社、完善产销对接机制、利益联结机制等,成功奏响共同致富“交响曲”。
山东阳谷
支部领办合作社
本报阳谷讯 (通讯员 徐道泉)刚入3月,鲁西大地乍暖还寒,但阳谷美丽村庄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蔬菜大棚内早已暖意浓浓。“村集体建的新式大棚采光好、升温快,配套设施齐全,种出的东西产量高、品质优,不愁卖不上好价钱。”看着长势正盛的豆角,山东阳谷县张秋镇王庄村菜农王士昌面露喜色。
蔬果飘香,给公司的股民们吃了一颗“定心丸”,也为该村产业振兴带来新的希望。王庄村党支部书记刘丙旺算了一笔账:目前村集体共流转土地50公顷,采取公司化运作的方式,发展粮食种植、大棚蔬菜等产业,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时,也壮大了集体经济。2020年,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万元大关,王庄村一举摘掉了“空壳村”的帽子。
谈到公司取得的效益,刘丙旺说的最多的还是社会效益。“村集体有了‘红利’,党支部想的是让村民得到更多实惠,我们从集体收入中拿出2万元,为全村50多名70岁以上老人每人发放300元慰问金;拿出5万元,为76名儿童每人发放700元补助金,解决了近几年新出生人口没有口粮地的问题,同时为土地流转到集体公司的成员每人增加100元的红利分配。”刘丙旺说。
近些年来,张秋镇党委带领各党支部学习各地乡村振兴先进经验,以党支部当主心骨领办合作社的方式,因地制宜、盘活资源,采取“支部引领—集体注资—村民入股”的模式,成立阳谷美丽村庄生态农业有限公司。在村集体外出学习考察的基础上,结合村庄发展实际,投资建设高标准蔬菜大棚,推动粮食规模化种植,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。王庄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,以每亩土地每年700元租金的标准,分两次把750亩土地流转到公司统一管理,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打造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阵地,村民也实现了家门口就业。“跟着村集体干,收入有保证,大家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越来越高,越干越有信心。”大棚承包户张瑞伟高兴地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