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22日,《中国教育报》头版刊发新闻《广东海洋大学发挥学科优势培育高品质涉海生物品种——为“蓝色粮仓”植入“芯”动能》,对学校服务海洋强国战略、乡村振兴战略,创新海洋育种技术,助力“蓝色粮仓”的工作成果进行报道。全文如下:
广东海洋大学发挥学科优势培育高品质涉海生物品种——
为“蓝色粮仓”植入“芯”动能
南美白对虾是我国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,但每年需从国外高价大量进口种虾,导致产业发展缺乏竞争力。国外对种虾的控制,导致我国南美白对虾亲虾良种存在“引进—退化、再引进—再退化”的尴尬状态。很多企业每年需进口种虾培养虾苗,经营成本大幅上升。
“要想打破南美白对虾发展瓶颈,必须从品种上进行改良或自主研发。”自2011年起,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授刘建勇带着团队,走访全国上百个养殖场,采用家系选育方法和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技术,培育出南美白对虾新品种“兴海1号”。新品种生长速度快、养殖成活率高、性状遗传稳定,近3年来,已为虾农创收超26亿元。
“种子是农业的‘芯片’,也是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,创新海洋育种技术,是学校助力‘蓝色粮仓’种业振兴的重要发力点。”广东海洋大学党委书记杨洲表示,作为一所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鲜明的综合性高校,学校立足“广东所需、海大所长、未来所向”,聚焦广东“粤强种芯”工程,瞄准制约现代种业发展的瓶颈问题,开展海洋鱼虾贝类种质资源开发关键技术攻关,构建“育繁推”良种培育与推广体系等,服务海洋强国战略、乡村振兴战略等。
位于广东湛江市的广东省南美白对虾现代种业产业园,一片忙碌景象。来自广东海洋大学的专家团队,联合多家水产种业企业,开展南美白对虾的良种选育、种苗繁育等研究。
南美白对虾现代种业产业园由广东海洋大学牵头建设,以种业水产为突破口,打造南美白对虾“育繁推”一体化现代种业联合体平台,为我国逐步解决南美白对虾种虾“卡脖子”难题贡献力量。根据产业园规划,到今年年底,年生产自主选育亲本数量将在30万尾以上,良种覆盖率将超过养殖面积的90%。
为让新品种扎根南方省份,广东海洋大学推广“华南地区对虾产业高效技术”等科研成果。相关成果推广面积达2.2万公顷,实现产值约116亿元,解决近50万人的就业难题。随着国内南美白对虾新品种的推广,对虾养殖成本持续降低,新鲜的对虾走上越来越多普通人的餐桌。
多年来,广东海洋大学瞄准制约南海现代种业发展的瓶颈问题,以大宗与特色海水养殖种类为研究对象,开展种质资源创新评价研究。学校还联合水产推广部门与企业构建“育繁推”良种培育与推广体系,提高优质苗种覆盖率,实现了养殖种类良种化,提高广东水产养殖种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。
马氏珠母贝是我国生产海水珍珠的主要海水养殖贝类。广东海洋大学杜晓东教授团队发现,海水珍珠养殖产业存在种质混杂、生长缓慢、育珠贝死亡率高等问题。经过12年攻关,团队培育出马氏珠母贝“海选1号”养殖品种,育珠母贝的珠层厚度、珍珠产量均获得提高。
由于夏季容易出现持续高温,育珠贝死亡率高。湛江市徐闻县银辉珍珠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高温季节,采用近海与深海阶段性接力养殖“海选1号”育珠贝,显著提高了成活率。这是广东海洋大学教授邓岳文等人向地方推广的养殖技术。
“这个方法让育珠贝的成活率提高了30%以上。”邓岳文表示,日渐成熟的技术提升了村民养殖的信心。“海选1号”的推广,为湛江雷州市流沙村及周边村庄提供了600余个就业岗位,创造就业岗位收入、产业分红达8000多万元。
如何更好地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、走向大市场,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?广东海洋大学联合恒兴集团、国联水产等知名龙头企业,开展协同攻关和原始创新。校企强化合作,以南海区域养殖鱼类等为研究对象,开展优良品系培育研究,研发了苗种规模化繁育与养殖技术。